Search

  • Share this: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1525498270182/posts/228682762221121/

輪狀病毒|2歲以下易中招水狀腹瀉脫水入院 醫生:預防疫苗可減9成嚴重屙嘔風險

小朋友吃錯不潔食物導致屙嘔肚痛,家長以為「屙清屙淨」就會痊癒,但後果可能非常嚴重,如輪狀病毒是其中之一,因為它是引致急性腸胃炎病原體的一種,兒科專科醫生陳栢康指,部份小朋友受感染後因各種原因例如脫水,須入院治療及接受靜脈注射。現時6周大的嬰兒已經可以開始接種疫苗,以預防輪狀病毒感染。

5歲以下無接種預防疫苗易感染
6個月至兩歲幼兒為輪狀病毒感染的高危群組,令不少人以為輪狀病毒感染只發生在小朋友身上。陳栢康醫生指任何人受感染都可以引致腸胃炎,但受感染的幼兒會出現較嚴重症狀。「小朋友可能出現十分嚴重的腹瀉、脫水以及入院的風險會較高。大部份小於5歲而又沒有接種疫苗的小朋友,都曾經感染輪狀病毒。這群小朋友當中,每100人就有3人因各種原因如脫水,要入院治療和接受靜脈注射,即俗稱的吊鹽水。」

嬰兒可於6個星期起接種輪狀病毒疫苗,並應該於8個月大前完成所有接種,以確保藥物能發揮最佳效果。
嬰兒可於6個星期起接種輪狀病毒疫苗,並應該於8個月大前完成所有接種,以確保藥物能發揮最佳效果。
嚴重脫水可影響內臟
輪狀病毒常見症狀有發燒、水狀腹瀉,而且腹瀉情況十分嚴重,每天會瀉十多次。陳栢康醫生解釋:「輪狀病毒進入身體後,便會在小腸壁的細胞中生長、釋放毒素並刺激小腸壁。毒素會令小腸吸收水份或其他營養的能力下降,令患者出現水狀腹瀉。」如果小朋友出現嘔吐、沒有胃口,又不肯飲水,便有可能出現脫水。「如果出現嚴重脫水,便會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腎臟,及會影響排尿。」

不少大眾對輪狀病毒的認識只是聽過病毒名稱,並不了解會引致甚麼健康問題;亦有人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受感染。
不少大眾對輪狀病毒的認識只是聽過病毒名稱,並不了解會引致甚麼健康問題;亦有人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受感染。
只有支援性治療 須捱3至7日才痊癒
輪狀病毒為病毒性感染,由於沒有抗病毒藥物,因此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,陳栢康醫生指通常只能為患者提供支援性治療。「最重要是處理及預防脫水,口服方法可讓小朋友飲用電解液,如果小朋友不肯飲水,便需要入院做靜脈注射,即是吊鹽水。另外亦有藥物可有效地控制平衡水份,令病者的大便減少水狀情況,但並非止瀉。配合支援治療,待小朋友慢慢痊癒,一般需要3天至7天不等。」

嬰兒6星期起可接種預防疫苗
輪狀病毒患者的糞便帶有病毒,如果糞便沾染環境,又或者患者沒有洗手便準備食物,病毒就有機會沾染在食物上,其他人接觸到或進食後便會受感染,這稱為「口糞傳播」(或糞口傳播)。

兒科專科醫生陳栢康。
兒科專科醫生陳栢康。
除了個人和環境衞生外,陳栢康醫生亦建議小朋友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來預防。「輪狀病毒的疫苗是口服劑,並非針劑。疫苗帶甜味,經驗所見小朋友也頗喜歡服食,6周起的嬰兒便可以開始接種輪狀病毒疫苗。數據顯示接種輪狀疫苗可減少嚴重症狀,如減少患者9成嚴重屙嘔及一半入院風險。」

陳栢康醫生特別提醒小朋友不能太遲服食疫苗,「按美國疾控中心建議,小朋友應於8個月大之前便完成疫苗接種。具體應何時開始接種以及接種多少劑,最好先與家庭或兒科醫生商量。」

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20210205/NFOCE5Z7VRFI7MHO3TYZ2APZSI/

採訪:黃以聲, 攝影:李軒, 潘志恆, 編輯:鄒仲安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